| 常见问题现象 | 
      基层平整度不足,表面有酥松、起砂、浮浆、凹凸不平现象。 基层阴阳角未抹成圆角或倒角。 阴角出现开裂。 基层潮湿、积水,坡度不足、排水不畅  | 
  
    | 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| 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GB 50207-2012 4.1.3屋面找坡应满足设计排水坡度要求,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%,材料找坡宜为2%,檐沟、天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%。
 4.2.7找平层应抹平、压光,不得有酥松、起砂、起皮现象。
 5.8.8混凝土表面应密实、平整,不得有蜂窝、麻面、露筋等缺陷。
 4.2.8防水层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,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,且整齐平顺。
 6.1.2防水施工前,基层应坚实、平整、干净。
 | 
  
    | 原因分析 | 
      土建或装修单位与专业防水公司没有对防水基面进行专项交接验收。施工时未按施工要求对基层抹平压光,养护不当。找坡前未认真进行标高测量和设置控制点,结构施工时排水坡向设计不当。 基层灰尘、浮浆等未清理千净,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接不牢、涂膜表观存在针眼孔洞且厚度不均、粘结不牢。 平立面交接处未抹成圆角或倒角,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、堆积。基层含水率不满足防水材料施工要求。 突出屋面的楼梯间、排烟风道、设备基础、女儿墙等构筑物未做现浇混凝土反坎梁。 找坡前未认真进行标高测量和设置控制点,结构施工时排水坡向规划不当  | 
  
    | 预防措施 | 
      土建或装修单位在防水专业施工前应实行基面交接验收和技术交底,明确基面平整度及排水坡度、坡向等要求。 找平砂浆应在初凝前完成抹平工序,压光工序应在终凝前完成,终凝后应进行养护。基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±3mm ( 2m靠尺)。防水施工前应将基层灰尘、浮浆等清理干净。基层阴阳角应抹成半径为50mm圆角或尺寸为50x50mm倒角。应根据防水材料施工时对基层含水率的要求,处理好基层含水率。突出屋面的构筑物墙体部位应设置现浇混凝土反坎梁,高出最终完成面不宜小于200mm。根据屋面排水平面图确定水落□位置及排水走向,测量和确定较高点标高和水落口的标高控制点。优先采用结构找坡,不应采用吸水量大的材料找坡。屋面结构板小于120mm厚时不宜预埋线管及线盒  | 
  
    | 一般工序 | 基面验收和技术交底—确定标高并实行标志—拉线控制大面排水坡度—基层抹平压光、养护—弹线、阴阳角抹成圆角或倒角—基层清理。 | 
  
    | 参考图示 |  
  |